理事候選人簡介
張德清
男,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,研究員。
備注:從大學開始填,內(nèi)容包括時間、單位、學位、所學專業(yè)、從事專業(yè)、專業(yè)技術(shù)職務情況。
1983.9-1987.7: 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,取得學士學位;
1987.9-1990.7: 中科院化學所研究生,取得碩士學位(導師:趙玉芬 院士);
1993.8-1996.10:德國海德堡馬普醫(yī)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,取得博士學位(德國海德堡大學授予博士學位,導師:H. A. Staab教授)。
1990.9-1993.7:中科院化學所有機固體實驗室, 研實員、助研。
1996.12-1999.3:中科院化學所有機固體實驗室,副研究員;至1997.1擔任實驗室副主任。
1999.4----:中科院化學所有機固體實驗室,研究員;2001.6任博士生導師;
1999.4-1999.7:日本工業(yè)技術(shù)研究院物質(zhì)研,客座研究員。
2002.9-2002.11:法國Rennes 1大學化學系,訪問教授。
2007.10-2012.12: 化學所副所長
2013.1---: 化學所所長
運用現(xiàn)代有機化學理論和合成方法,圍繞響應性功能分子的設(shè)計合成,以及如何利用分子對外場的響應性,調(diào)控分子間相互作用,進而調(diào)控分子聚集態(tài)和功能等科學問題開展創(chuàng)新性研究,成功合成了結(jié)構(gòu)新穎的系列響應性功能分子,構(gòu)筑了新型分子開關(guān)、分子邏輯門,創(chuàng)建了智能型分子凝膠和基于聚集/解聚新原理的生物/化學傳感器,為新概念分子器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,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體系。進一步運用電子給-受體分子設(shè)計策略,設(shè)計合成了系列新型共軛分子體系,成功實現(xiàn)對有機半導體性能的調(diào)控。發(fā)現(xiàn)通過側(cè)鏈烷基官能化,可以有效提高共軛主鏈的有序排列,進而大幅提高有機半導體載流子遷移率,為發(fā)展高性能有機半導體提供了新策略。
在J. Am. Chem. Soc., Angew. Chem. Int. Ed., Chem. Sci., Adv. Mater.等學術(shù)期刊發(fā)表論文350余篇,被他人引用9450余次(去除自引次數(shù),Web of ScienceTM)。B. Feringa和F. Stoddart (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) 等有機功能材料和器件研究領(lǐng)域的多位知名科學家專家在Nature Mater., Nature Nanotech., Chem. Rev., Chem. Soc. Rev.等學術(shù)刊物上引用和重點介紹這些研究成果。論文也多次被Nature China, ACS Noteworthy Chemistry, Synfacts和 Nanotechweb.org等著名學術(shù)網(wǎng)站和雜志作為研究亮點報道。先后在重要國際會議上做邀請/大會報告50余次,應邀撰寫中文和英文專著章節(jié)6章。部分研究成果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(2008、2014)和北京市科學技術(shù)一等獎(2015)。2002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,2010年榮獲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,
29屆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;《化學通報》主編;《中國科學-化學》、《科學通報》、《有機化學》和《影像科學與光化學》編委;Adv. Mater., Adv. Funct. Mater., Adv. Sci.和Asian J. Org. Chem. 顧問編委;ACS Omega 共同主編。曾任Asian J. Org. Chem.共同編委會主席, ACS Appl. Mater. & Interface, Langmuir顧問編委。
參加中國化學會事務情況:1、擔任《化學通報》主編;積極為化學會相關(guān)期刊審稿; 2、積極參加中國化學會學術(shù)年會;以及積極參與組織有機固體專業(yè)委員會的全國會議,以及中日雙邊有機固體交流會; 3、積極參加化學會年度常務理事會; 4、積極參與化學會人才獎勵的推薦工作。
理事候選人/代表登錄
請輸入姓名和會員證號后6位
相關(guān)下載
聯(lián)系我們
王以菲:
電話:010-82449177-811;
E-mail:wangyifei@iccas.ac.cn
王亞茹:
電話:010-82449177-886;
E-mail:wangyr@iccas.ac.cn